事业单位考试判断推理知识点汇编
第一章逻辑判断
逻辑判断部分主要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,其中必然性推理中,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和朴素逻辑之元素对应问题是考查的重点,考生要重点掌握其解题方法和技巧,并结合题目,对知识点进行渗透。在可能性推理部分,常见的题型有加强型、削弱型、结论型以及评价型之相似结构型,其中加强型和削弱型要找准论据、结论以及它们之间的论证关系,把握不同论证结构的削弱和加强方式;结论型题目把握好做题原则“忠于原文,适当推测”,一定要结合选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评价型之相似结构型题目,考生一定要看准问法,仔细分析题干和选项的论证方式,并认真比对,选出最佳答案。
知识点一:假言命题推理规则
(一)题型特征
题干和选项出现“如果…那么…”,“只要…就…”,“只有…
才…”,“除非…否则不…”;
问法:由此可以推出:
(二)推理规则
(如果A,那么B)=(A⇒B)=(非B⇒非A);(只有A,才B)=(B⇒A)=(非A⇒非B);
(除非A,否则B)=(非A⇒B)=(非B⇒A)。
知识点二:朴素逻辑之元素对应问题
(一)题型特征
题干给出两类或多类元素,通过题干信息找出元素间的匹配关系。
(二)解题方法
排除法:当题干给出条件众多,且条件均非常确定时,使用排除法能快速排除一些选项甚至直接得出答案。
代入法:当选项比较简单且确定,易于代入时,可使用代入法。
知识点三:可能性推理之“加强型与削弱型”
解题思路
①定位结论和论据,确定论证主线,分析论证漏洞。
②关注问法,定性选项。
③通过比较选项加强或削弱的力度,选择最优答案。
知识点四:可能性推理之结论型
(一)题型特征
属于可能性推理的一种推理形式,题干列举了一堆事实或者给出一段文字,然后问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。
(二)解题原则
正确选项要遵循从弱原则,选项不宜过于绝对,包含“可能”、“有些”、“也许”等词语的选项往往能够由题干推出,包含“必然”、“一定”、“所有”、“都”等字眼的选项通常与题干相悖。
知识点五:可能性推理之相似结构评价型
(一)问法形式
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:下面句子逻辑表述方法与所给题干一致的是:
以下哪项的逻辑结构与题干的最为类似?以下哪项与题干中的论证方式相同?
(二)解题步骤
1.找到题干的推理结构;
2.逐一分析选项的推理结构,与题干对比找到答案。
第二章定义判断
定义判断这种题型涉猎学科比较广泛,考生要注意平时的学科知识积累,但在做题过程中,最主要的还是要掌握解题方法,找准定义要点。下面给大家主要介绍两种方法:核心成分分析法和主特征分析法。
知识点一:核心成分分析法
通过找题干的核心成分(主体、客体、目的、方式、条件、原因、结果、性质等)来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。
适用于定义较短,不好读懂不易理解,一般为法律、经济、管理类等学科的定义。
知识点二:主特征分析法
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被定义项具备的主要特征的方法。
适用于定义较长,或者措辞不好理解,但定义本身含义比较简单。一般为社会、心理类学科的定义。
第三章类比推理
类比推理部分,从考点上讲,概念间的关系、词义关系、功能关系、加工关系、历史文学常识是考查的重点,除了掌握具体的做题方法以外,考生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。
知识点一:包含关系
对任意的两个概念A、B,如果所有的B是A,而且有些A是B,有些A不是B),就称概念A与概念B之间具有包含关系;概念B包含于概念A。
知识点二:因果关系
如果某现象的存在,引起另一现象发生,这两现象间就具有因果关系。
知识点三:词义关系
常见考点:近义词关系、反义词关系
知识点四:功能关系
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。功能关系指事物与其功能、用途等的关系。
知识点五:职业关系
词项中涉及与职业相关的工作对象、工作内容、工作工具。
知识点六:加工关系
事物与制成事物的原材料的关系。需要注意的是,从材料构成分类可以分为唯一原料和部分原料,从变化过程分类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。
知识点七:学历史常识
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作家、年代、作品、文学中的地理、历史典故。
历史常识主要涉及历史事件、史书、历史人物、朝代先后顺序等相关常识。
第四章图形推理
图形推理不依赖于人的语言和文字,主要考查考生观察、抽象和推理的能力。在此过程中,考生除了要重点掌握具体考点以外,还应该善于总结题干特征,训练和强化解题思路。
知识点一:封闭区域
封闭区域指的是图形中由封闭线条围成的空白区域。常见考点:封闭区域的数量。
知识点二:线条数
常见考点:直线数、曲线数以及线条总数。
知识点三:小图形
常见考点:小图形的个数、种类数。
知识点四:对称性
轴对称图形: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,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,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。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。对称轴的方向和数量也是常考规律。
中心对称图形: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,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,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。
第五章事件排序
知识点一:首尾排序法
通过确定首尾句来排除错误选项。
知识点二:相对顺序排除法
通过确定两个或多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除不符合的选项。